2024年全国各省成人高考指导报名入口
全国 福建 广东 浙江 北京 天津 全国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21年7月自考马克思要点纲要

2021年02月23日 17592人

image.png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产生?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9世纪40年代。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实践))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处于核心地位(方向和道路))

    2、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嘿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思密达】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胜利哦】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4、列宁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

    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谁创立的?目标是啥?怎样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马恩创立)

    2.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反资建社共产)

    3.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但揭示了规律,而且还接受了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先前经验是经验主义;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书本理论是教条主义。

image.png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答案: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第一方面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物质第一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主义。(2)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吗?即人类能认识世界吗?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1、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中国“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是世界的本原;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王夫之“元气说”;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理在事先”,“理”是“天地万物之根”;黑格尔“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3、世界统一性问题:区分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或者物质,是统一的。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是分裂的。

    二、(终极三问)——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运动联系承认矛盾为辩证法;静止孤立否认矛盾为形而上学。

    三、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四、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人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同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运动观】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1、否认运动,导致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2、否认物质,导致唯心主义。【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犯了唯心错误】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的区别: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运动和静止的联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形而上学)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存在状态):运动、联系、矛盾——辩证法;静止、孤立、否认矛盾——形而上学。【时空观】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朝着一个方向不可逆)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长宽高确定空间)

    五、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小鸟筑巢;狮子捕猎;松鼠囤积粮食....算不算实践?答:不算。动物没有意识,只是为了适应环境,被动的,习惯性的,生物性的活动。

    我晚上睡不着,我就想,我要努力工作明年赚100万...算不算实践?答:不算。实践不能是纯精神的活动。我种地.......算不算实践?答:算。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主体: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个人主体、集团(群体)主体、人类主体。客体: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实践的基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最基本);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2、人生活于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image.png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特点: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孤立地存在,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联系。

    2、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区分新旧事物根本标志:1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是否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趋势: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必然趋势(根本原因、标志)。

    2优越: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3人民: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总特征:联系+发展——辩证法;孤立+静止——形而上学。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二、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部矛盾)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统一——同一性(相对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转化。斗争——斗争性(绝对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内部矛盾:独立自主(国情);外部矛盾:经济全球化(外部)。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一般、共性;特殊:个别、个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事物——普遍性;每个事物——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区别、相互转化。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不同矛盾,同一矛盾。

    不同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同一矛盾——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主流】

    ——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支流】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1、两点论:二者不可偏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在研究复杂事物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

    简析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实质及其原因:

    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根本规律。

    这是因为:1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搅浑水”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攀高枝”4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质变和度含义:量变:事物数量(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增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是对原有度的突破。

    度:界限。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之否定规律(批判+继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五对范畴:每对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1.五对范畴之原因和结果: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关系:对立统一——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相互依存和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

    2.五对范畴之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只看到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导致: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宿命论。(区别在于是否体现出来唯心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偶然性的,否认必然性,导致: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五对范畴之现实性和可能性:现实性: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已发生);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未发生)。

    现实性和可能性关系:现实性和必然性有密切的关系。对立统一。

    4.五对范畴之内容和形式: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把内容各要素统一在一起的结构或表现形式。内容和形式关系:对立:内容和形式含义不同;统一:相互作用。

    5.五对范畴之现象和本质: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真相和假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现象和本质关系:对立:现象是外部,本质是内部;现象是多变,本质稳定。统一: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普遍性:规律在很大范围和领域中起作用。

    二、意识

    1.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决定性作用)。2.本质:1人脑的机能(物质器官);2社会性产物;3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最突出的表现)。

    D,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3)实事求是是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3、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A.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image.png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恩格斯: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现实和具体的人。认识的主体特点:物质基础,社会性和能动性。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2.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相互作用(主体的能动性,遵循客体的规律)。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能动:唯物主义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1)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唯物论的反映论:存在决定思维;先有物,后有想法(反映论)。唯心论的认识论:思维决定存在;先有想法,后有物(先验论)。例子:圣人先知、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地心说。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实践能否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知论:观点:1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2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发展,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厉害之处:实践的观点彻底批驳了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世界不可认识,或者说不能被彻底认识。

    (3)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地反映论:结合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反映)对象和实践(创造)的对象。

    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单纯的有生命的存在物;消极的认识对象。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2.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2)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4、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体的,形象的,片面的反映。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感知表)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抽象的,本质的,全面的反映。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概判推)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二、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完整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反复的认识)2、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的具体认识有限;无限性:整个全人类的认识无限。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和谬误:真理: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谬误:歪曲的反映客观事物。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真理的属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绝对性(绝对真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的。【真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包罗万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3、相对性(相对真理):从广度上看,认识有待扩展;从深度上看,认识有待深化。【真理的发展是从相对性向绝对性的发展】

    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坚持辩证法的最佳证明——绝对性、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特点:唯一性、确定性、不确定性。唯一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定性: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今天的时间未能证实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不确定性:实践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和价值就是两个概念,不一样;真理可以指导实践产生价值,正确的价值观在真理指导下形成。

    3.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手,所向披靡)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行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实践):

    运用:就是把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关系:【口诀:一切理论求实践】

    1.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

image.png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人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总和。作用是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总和。作用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是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二)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意识:对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按照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2、按照范围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有阶级性)和非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1)意识形态: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艺术、哲学等。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具有一定的阶级性。(2)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逻辑学。

    3、按照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c.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a.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b.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非平历互动】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非同)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不平)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历史)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物质和意识?——唯物和唯心;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历史唯物和历史唯心。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

    (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生产力: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2.生产关系:物质生产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产品分配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准备性因素。A.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C.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D.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中。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二)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1政治上层建筑(制度、军队、警察和监狱)。【主导地位】2思想上层建筑(法律思想、艺术、道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形态的划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五生,三人,4G)按生产关系分五类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按人的发展情况分3类社会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按技术水平分4类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社会形态发展的特点: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过程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各国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社会形态发展的特点?答:统一性具有历史决定性;多样性具有主体选择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基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物质利益的对立)。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一)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基本方式。社会革命:社会制度根本质变,由下到上,标志(目的)是把政权从反动阶级转移到进步阶级。(暴力形式)社会改革:同一种社会制度中的部分质变,由下到上,目的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非暴力形式)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补充考点: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由其社会属性决定。

    1.劳动: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3.人的需要。(具体本质)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群众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英雄史观(历史唯心主义)。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2.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五、群众路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群众路线的最终归宿,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B.“一切依靠群众”: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六、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思想—作用—社会—文化教育】

    1.反映那个年代的趋势,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2.阶级斗争中起到了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4.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七、如何正确认识杰出人物:

    1.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必须对他们做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历史作用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4.对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要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八、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1.他们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代表,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2.他们为解放斗争提供理论指导,指明方向和道路。3.他们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4.他们善于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

image.png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含义: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产品。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商品的互相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3.商品的属性(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有用性(具体东西),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最本质因素):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看不见的辛苦),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商品本身特性决定的,事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避寒;社会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之间的关系。

    5.商品的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以物化的形式存在,不创造新价值。

    劳动的价值:以活劳动的形式存在,创造新价值。商品经济的内在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是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两种情况: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盈利。2.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间降低;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货币。【货币是媒介】1.货币的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物物交换、物与一般等价物交换、物与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交换】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记忆:价通藏支世】1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事例:一个手机标价8000元。

    2流通手段: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事例:用8000元买了这个手机。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事例:存金币。4支付手段:用于赊购赊销、发工资、交租金等所执行的职能。5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矛盾: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从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劳动: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买东西。资本:钱生钱】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繁育后代+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使用价值: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劳动过程: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会迫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1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非人。2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人。【资本如何构成的,哪个部分增殖——价值构成——技术构成。人能够增殖,资本家就要剥削】

    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比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1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简单粗暴加班!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个别资本家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这样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就都提高了,这是一种新的剥削方法。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相对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潜移默化压榨!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的本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结果: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含义: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机构成:C/V);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失业人口);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单个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购买阶段(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货币资本)——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生产资本)——销售阶段(实现剩余价值,商品资本)2.单个资本的周转: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的两个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商品生产过剩。

    2.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买不起≠不需要)3.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4.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5.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四、剩余价值的分配【了解】

    1.资本的具体形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其中包括银行资本)。2.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农业地租等形式。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国体是国家的性质,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和日本)和民主共和制(美国)。【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了解】

    一党制: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两党制:执政党VS在野党或反对党,代表是美国;多党制: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代表是法国和意大利。

    二、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分权—制约—平衡】

    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标志:议会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

    四、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特点: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历史进步性:反对封建主义,进取精神的先进思想、理论和观念。阶级局限性: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主要特征: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皆为资产阶级服务。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最主要的垄断组织是跨国公司。2.垄断产生后竞争仍然在的原因:a.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b.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c.已形成垄断的企业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上半期

    助记方法:卡通(同)人物的心流全托大康彩电。

    4.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一)金融资本: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二)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实际控制国家政权的。金融寡头的统治方式:经济上:“参与制”;政治上:“个人联合”。

    5.垄断利润:垄断资本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利润的来源:a.剥削无产阶级与人民;b.通过垄断价格控制市场;c.获取海外利润;d.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

    垄断形式

    解释

    卡特尔

    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垄断企业

    辛迪加

    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垄断

    托拉斯

    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康采恩

    超大型垄断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大公科,剩宏分】1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2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建设。3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6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实质: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二)调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三)主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计划。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

    ➢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国家支持的产业或企业给予优惠的信贷条件,鼓励其发展;国家控制的经济活动则用严格的信贷条件制约;经济过热,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在需要刺激经济发展,走出萧条的时候,则适当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分为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打着“对外援助”旗号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实质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产生原因:新科学技术,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后果:积极消极影响。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力方面:劳动生产率提高;“三机”变“四机”,信息技术加入;生产要素变化,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2.生产关系方面:资本社会化(所有制);劳资关系;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3.上层建筑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民主形式扩大。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3)上层建筑: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四、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是发生了阶段性的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1)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3)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重要历地位:马克思: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

    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1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2过渡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和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理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胜利欧】3.《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1.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2.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

    3.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无产阶级革命有两种形式:暴力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和非暴力革命。三、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2.列宁:三个阶段:巩固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3.斯大林: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四、从苏维埃俄国一国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蒙古,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

    1社会制度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3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4.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经验教训:1科学社会主义与各国的时间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理论和实践要创新。

    3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为止较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4坚持共产党领导,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思想教育。

    5.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1921共产党成立,《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十八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个基本方略”1.“八个明确”简单记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主要矛盾;明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依法治国;明确强军目标;明确外交;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

    2.“十四个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党: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国家:4坚持全面依法治国;5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6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人民: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8坚持人民当家作主;9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1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1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13坚持新发展理念;1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工农联盟。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

    (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5)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

    (6)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7)遵循规律改造、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8)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9)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资本主义的原则: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分化,共同富裕进共产。社会主义的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先进文化。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坚持原则不动摇,结合国情发展好,与时俱进新篇章】1.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不背离原则。2.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回答和解决国家问题。

    3.与时俱进,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3.经济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

    共产主义的特征:政治——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共产主义的特征:精神——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共产主义的特征: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第一需要】二、共产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人摆脱了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2人摆脱了旧式分工。3人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束缚。4人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